xxlove
|
 |
注册用户 帖数:36 经验:500
|
|
一觉醒来,从九舍的视角放眼望去,发现整座城市都笼罩在烟雨迷雾里。如果自欺欺人地不去想污染的问题,这种氛围,倒有点像山市里的海市蜃楼,仙雾缭绕,时隐时现。
来重庆学习生活已经两年有余,中间空挡一期,当周围的话题开始聚焦在未来的选择上,我突然想梳理下重庆这座城市带给我的感受。与“雾”无关, 只是因为在这里生活过,只是因为它叫“重庆”。
我怎么会喜欢重庆呢?它夏天那么热,地形又坡坡陡陡的,经济又不发达,市民说话就像吵架一样。我怎么会喜欢重庆大学呢?985排名的后列者,工科重地没有我想要的人文典故和人文气息。可真地是这样吗?上一学期,当我真地离开时,才发现重庆的烙印已经挥之不去了。在台湾的报纸上看到“沙坪壩”三个字,我会赫然联想到那是我母校A区的所在地;在菜馆吃到好吃的“宫爆鸡丁”和“盐煎肉”,我会不自觉地将它与重庆口味作比较;我会告诉喜欢吃火锅的台湾朋友,重庆火锅在大陆非常之出名;在讲座上,听到有陆生说重庆话,我会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,即使我不会说。
原来在不知不觉中,我已经和这座城市产生了某种关联。原来在潜移默化间,重庆的山山水水,重庆的市俗民风,那些山城风景与山城故事已经绑定进我的记忆。
可我对这座城市真地了解多少呢?寻寻觅觅,只找到一些碎片的记忆。两年的虎溪生活,是象牙塔似的,是面向个人兴趣的奋斗之旅。可我毕竟是生活在重庆的。我记得缙云山下的辽阔视野,记得市区幻美的夜景带给我的感动,记得磁器口的小吃与特色饰物,记得莲花湖的一湖春水,记得解放碑前的喧嚣与繁华,记得渣滓洞与白公馆里的厚重历史记忆,记得重庆地铁的便捷与拥挤,记得南山和小伙伴们的出游,记得园博园里的古典风华与氤氲风光……还有好多记得,也许只有在梦里面,才浮现地明朗与深刻。
我亦不会忘了这座城市带给我的感动。那些想起来就会觉得温暖的好朋友,诗词协会里畅谈诗词的尽兴,暑假三伏天里的训练,与外教嘻哈吵闹的岁月,课堂上思维火花的碰撞,与小伙伴们聚餐的温馨,于兹践行的六点晨起习惯,虎溪图书馆的悠扬阅读时光……
原来这就是我生活的重庆,原来我挺热爱我的母校的,这个叫重庆大学的母校。
如果有一天,如若选择告别这座城市,我想我一定会很怀恋的。乘着还有一年半的时间,好好思考,好好努力,且行且珍惜。
|
|